原标题:第十三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 全市97处文物建筑周六免费开放
作者:徐心雨
怎样考试: 考卷内容分三部分,由考官宣读,考生作答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刘冕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5日报道,6月5日,英国伦敦摄政大街发生一起抢劫案,嫌犯持刀具和锤子等工具进入摄政街一家珠宝店进行抢劫,在场目击者勇敢与其搏斗,场面十分激烈。
如何评分:
6月9日是第十三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全市97处文物建筑将集中于6月9日免费开放,其中黄浦区原法租界会审公廨及警务处旧址(现黄浦区检察院)和静安区德莱蒙德住宅为首次开放。
本周六,是我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故宫文物医院启动试开放,当日9时至12时,计划免费接待40名预约观众,观众须为16岁以上。
考卷以老师评语来划分优良,优秀考生有奖励
德莱蒙德住宅具较高艺术价值
故宫文物医院位于紫禁城最西侧,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门类最完备、科研设施最齐全、专业人员数量最多的文物修复保护机构。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也在此落户。
从一辆汽车的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来看,这起抢劫珠宝案的犯罪团伙用一辆红色摩托车撞开一家“瑞士手表店”的店门,随后,两名歹徒手持刀具进入店内抢劫,而店外的4名歹徒守在门外为其把风。其中一人手持2英尺长(约合0.6米)大刀对行人挥舞,让行人不敢靠近。店内两名歹徒抢劫完后欲破门而逃,却不幸卡在门内逃不出去,这些守护在店外的犯罪分子便使尽全身解数将门内两名歹徒解救出去。
咋防作弊:
原法租界会审公廨及警务处旧址现位于建国中路22号,是原法租界依据不平等条约设立的司法机构。1915年迁此,1918年建成。相继为第二特区地方法院、汪伪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检察处、芦家湾警局等。这里曾关押了陈独秀、七君子等,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风云往事。
为保障参观效果和文物安全,故宫明确,文物医院限流开放。即日起至本月8日,观众可以登录故宫门票预售系统预约参观,首批观众限额40名。试开放仅限6月9日当日上午9时至11时20分。预约人年龄须超过16岁。
抢劫任务达成后,他们迅速骑着摩托车逃离,可不料英勇的旁观者们主动出击,向这些歹徒袭来。其中有一位送货员将他的手推车甩向歹徒,但很遗憾由于距离太远未能成功击中,但有一名歹徒在他们的勇敢搏斗下,被制服在地。目前,只有这一名歹徒被捕,其他人仍在逃。
考卷糊名处理,进入考场验身,考前要沐浴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市高级人民法院、区人民法院、区公安分局先后设于此。百年以来一直延续传承,作为政法机构使用。2014年,原法租界会审公廨旧址及原法租界中央巡捕房完成全面修缮。2014年4月4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故宫明确,预约成功的观众参观文物医院时,禁止拍照、录像;禁止携带箱包、大件物品以及照相摄影设备等进入。
目击者称:“歹徒持刀进入珠宝店后,店员迅速让顾客撤离确保安全,在这次英勇的搏斗中,至少有4位路人出手相助。”然而这样的事件在伦敦却已屡见不鲜,歹徒们多次在摄政街及牛津街道的繁华商铺展开抢劫,伦敦市内的犯罪增长率更是节节升高。(实习编译:徐心雨 审稿:朱盈库)
也有作弊: 其中一件丝绸夹带有3万多字,完成需近3年
原法租界会审公廨旧址为外廊式建筑,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底层水泥仿石饰面,有外置石梯,开拱形窗洞;一至二层采用清水红砖砌筑,砖工精美。红瓦四坡顶,檐下有齿形带饰,檐壁周遭有回纹带饰。原法租界警务处暨中央捕房旧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公共建筑,在修缮过程中又融入了中式建筑的装饰特征。
故宫表示,将根据试行效果,尽快发布正式预约开放方案,请公众关注故宫官网及门票预售网站。
该文物建筑现为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所在地。作为一处使用中的政法机构办公场所,这是首次大规模对公众开放,为公众揭秘了百年老楼的前世今生。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选官制度为当时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对我国的传统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德莱蒙德住宅位于静安区华山路263弄7号,由上海的白礼氏矿烛公司购地投资兴建,于1917年落成,因外侨德莱蒙德在此居住而得名。解放以后收归国有,现为光明食品集团的办公楼。
6月7日,陕西渭南市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向华商报记者展示了新近征集的871件套清代“高考”文物,包括574件套清代考卷,还有考试夹带等文物,馆长对部分文物进行了详细解读。
该住宅为一幢三层三开间的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以正门为纵轴线,两侧对称。正门外设计多级踏步,踏步护栏用青砖夹红砖线,栏顶设计多处护手,造型别致,色彩对比强烈,大门外凸,用青红相间的砖头簇柱,柱头则以红砖刻科林斯柱式。整幢建筑风格典雅、内饰精致、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871件套文物中有574件套考卷
原法租界会审公廨及警务处旧址开放时间为6月9日9:00—11:00,13:00—15:00,需通过黄浦文化云(黄浦文化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需携带身份证明。德莱蒙德住宅开放时间为6月9日9:00—12:00,6月10日9:00—12:00,无需预约参观,但由于开放单位为正在使用的办公场所,故参观范围仅限于德莱蒙德住宅一层大厅。
据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馆长李亚茹介绍,此次征集的871件套文物全部来自一个渭南籍收藏家,目前工作人员还在对文物进行归类和整理,其中有574件套考卷,考卷中年份最早的是康熙年间的,大部分是“童生卷”,童生考试是三年考两次,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得优秀的考生成为“生员”(秀才)。
文物建筑免费开放分三种类型
李亚茹拿着一份光绪年间的考卷告诉记者,考卷长宽分别为28厘米、15厘米。考卷封面中间写有“陕甘味经书院”,这是考生就读的学校;左侧写有“膏火陆钱发”,只有优秀考生才会有膏火费用(膏火即指买灯油的钱);最左侧写有考试时间是“光绪十五年六月初一”;封面右侧写着“壹等第壹名”,表明考生所得名次;考卷下边有“廪生金毓敏”,廪生就相当于现在优秀生,因为是廪生,所以考生金毓敏的考卷封面上有“膏火陆钱发”的字样。“封面能看到考生的籍贯及名次等信息,相当于现在高考要署考生基本信息一样。”
据介绍,本市文物建筑免费开放分为三种类型,平时不开放,仅在文化遗产日当天开放;平时免费开放,且在文化遗产日当天有特殊举措,如提供讲解服务,发放宣传品、纪念册等;平时收费开放,仅在文化遗产日当天免费开放,如鲁迅故居等。后两种情况占绝大多数。除了首次开放的两处文物建筑外,刚刚于上月完成修缮开放的陈望道旧居也是值得一去的场馆。陈望道旧居现已变身《共产党宣言》展示陈列馆,目前仍在试运行期间,采取限流开放措施。文化遗产日当日将增派文化志愿者,以满足更多观众的参观需求,了解红色文化之源。由于现为办公场所,静安区的何东公馆也是平时不开放的文物建筑,仅在文化遗产日当天开放,感兴趣的市民也可前去探寻究竟。
李亚茹说,此考卷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诗经方面,第二部分是论语方面,第三部分是诗赋方面,每一部分的考题开考后由考官宣读,考生根据语句进行作答。“考生作答是有字数限制的,但每个时期要求又不太一样,一般的要求每部分500字左右,跟现在的高考作文有点相似。”
此外,本市近年来的文物保护成果也将于6月9日集中开始展示,如金山区博物馆的《门泊东江万里船——金山船舫水下考古特展》、上历博城市文化讲坛《海上丝绸之路与上海》、“南京路商业街的前世今生”——第三届城市原点历史文化展览等。油画家俞晓夫绘制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首日封也将于同日首发。同时,今年新增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作为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单位,面向公众开展公益性鉴定咨询。
以阅卷老师评语来划分优良
记者发现此考卷中很多字旁边勾画有圆圈和点。李亚茹说,这是考官在阅卷时的一种勾画,每个符号有不同含义。“圆圈符号代表优秀,点代表良好,三角符号代表中等,直线代表中下,叉号代表不好。但这些只是针对字体是否美观,对内容评价涉及很少。”
574件套考卷中大部分都有阅卷老师的批语,在金毓敏考卷封面背后贴有老师批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评语大意是:“书法很好,用词恰当,措辞自然。”
李亚茹还介绍,与现在高考制度不同,清代的考生题型是固定的,包括诗经、论语、诗赋三方面;考卷以老师评语来划分优良;对于优秀考生有国家奖励膏火和粮食补贴;对于考中秀才的考生可以免除一切赋税和免服兵役,而且秀才能穿青布蓝衫衣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数量大品种广内容丰
在全国实属罕见
为了防止考生作弊,采用了很多办法。例如考卷字体均为馆阁体,考卷上进行糊名处理,考生进入考场要验身检查,考前还要进行沐浴等,但还是有考生制作了各种形式的夹带。此次展示的文物中,有4个火柴盒大小的夹带。博物馆讲解员高敏说:“4个正方形的夹带似火柴盒,4个中最小的宽度只有3.7厘米,打开后里面有6本小书,书中每页都印有文字。”这种夹带的制作方式是先用老鼠胡须将文章写于石头上,再进行镌刻,然后用油水分离法进行印制。
除了最小的火柴盒夹带,此次还有一块乾隆年间的丝绸夹带,丝绸长38厘米,宽41.5厘米,考生用老鼠胡须将文章写在丝绸上方便携带,正反面都写满了字,字号很小,初步统计有3万多字,大概3年才能完成。
李亚茹介绍,此次征集的871件套科举文物,其中科举夹带30件套,科举试卷574件套,科举教材119件套,科举实物148件套,数量之大、品种之广、内容之丰在全国实属罕见,科举夹带尽管属科考中作弊工具,但就其藏品价值而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从科举实物资料看,见证了科举考试选拔的全过程;从科举考试教材内容看,体现了科举考试过程中的治学严谨性。
(原标题:871件套文物解密清代“高考”)
本文由澳门唯一金莎娱乐发布于收藏拍卖,转载请注明出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来临 上海97处文物建筑免费
关键词: